第四百零六章 新的旅途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就罚贾宝玉出面,去乞红梅。后来薛宝琴也去了,妙玉开头是送了他们一枝形态十分奇特漂亮的红梅,后来又送薛宝琴红梅,同时给每一位小姐都送了红梅,可能还包括讨厌她的李纨。也给她送了红梅。你要再细算,比如贾元春省亲的时候,写她到这儿。到那儿,最后说她忽见山环佛寺,于是就另外盥手——因为进佛堂要非常虔诚——然后拈香拜佛,还题了一个匾,这就算是又暗写了妙玉一下,但是都很模糊。实际上我们仔细看妙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里面的文字。精确统计的话,她的明出就是两次。暗出,把我刚才说的全算上,也无非四五次。虽然她很重要,但她出场次数不是特别多,按戏份儿她并不是到了非入十二钗正册不可的地步。按一般的思路,应该得出这个结论:除非是人不够,人不够她也算一个。但实际上我就点出来了,薛宝琴非常够格,身份够格,跟其他的十一个女子也匹配,是不是?
    薛宝琴出场的次数多不多呢?非常多,而且都是正面出场。薛宝琴正面出场有多少次呢?我们可以算一算,首先是第四十九回,写她和李纨两个堂妹李纹、李绮,还有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都是大美人儿,连眼光最挑剔的晴雯都说,“倒象一把子四根水葱儿”——四个人一块儿投奔了贾府,贾母很喜欢,就把她们都留下来住。而且贾母特别喜欢薛宝琴。李纹、李绮因为是李纨的亲戚,自然就住在稻香村;邢岫烟因为是邢家的亲戚,就住在邢夫人的女儿——当然不是她亲生的——迎春的那个地方,安插在那儿。薛宝琴什么待遇呢?薛宝琴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当初的待遇,就是被贾母留在身边住,贾母喜欢她到这个地步。而且薛宝琴一出来就光彩照人,贾母喜欢得不行,给了她一件非常华贵的披风,前面我讲到过,大家还记得吧,就是用野鸭子头上的毛做成的披风,藏了那么多年,连宝玉都没给,林黛玉来了以后也没拿出来,见了薛宝琴,却马上让取出来,单让她穿;书里面甚至还写到,她们到府里面住下以后开宴席,贾母是让薛宝琴和宝玉和黛玉跟自己坐在一起,薛宝钗这个时候因为有了薛宝琴,就到另外一桌,跟迎春坐在一起去了;而且书里面特别写到,这些小姐在玩儿的时候,贾母还派人来传话,说不能委屈了薛宝琴,薛宝钗因此还有点吃醋。薛宝钗按说是书里面处处写她如何大度,那么一个最不说酸话的人,但是在那个具体的场景里面,也酸溜溜地说了一句话,心眼窄的程度不亚于平时的林黛玉。曹雪芹就这么来写薛宝琴,她一出场就气度不凡。
    在第五十回作者又写到,在芦雪庵(有的古本里“庵”这个字是“广”,不是现在“广州”里的那个简化字“广”,繁体字范畴里的“广”读音是“掩”,意思是依山傍水的亭榭,写成“芦雪广”应该更接近曹雪芹原笔)这些小姐开始联诗,联诗最突出的角色是谁啊?有好几个,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史湘云和薛宝琴。因为联诗就是要比各自的能力,看你才思是否敏捷,人家说了上句你能不能马上接续下句,接上来以后是不是符合诗词格律,是不是意思恰切,并且优美生动。这个时候,作者就特别地写到了几个人大战史湘云,最后是剩下了一个人跟史湘云争,就是薛宝琴。她的诗才技压群芳,不让林、薛——我现在说的这个薛指她的堂姐薛宝钗——而且直逼史湘云,她是这么一个可爱的聪慧女性。她又写了《红梅花诗》,又亲自去栊翠庵讨梅花,而且制造了小说里面最美丽的一个场景,就是在那个白雪皑皑的山坡上,突然出现了一个非常俏丽的画中人,就是薛宝琴;她出现以后,又出来一个丫头,她的丫头小螺斜站在她身后,抱着一个瓶子,瓶子里面插着红梅。你想,当时没有电影、电视,但是曹雪芹这个艺术思维简直叫人惊叹,这是影视思维啊!书里贾母就说,这个人怎么这么漂亮,有人就说这跟老祖宗您屋里的一幅画太像了——贾母在她的屋子里挂有一幅非常名贵的明朝大画家仇十洲的画,叫《双艳图》。贾母接着怎么说呢,贾母说画上也没现在咱们看见的这个人好。贾母他们都是曹雪芹笔下的人物,作家写小说呢,他虽然有生活依据,有生活素材,但是他写起来以后,这个人物由他的笔支配,对吧,他就支配他笔下的贾母这么样赞美薛宝琴,没见贾母这么样赞扬林黛玉和薛宝钗,任何女性贾母都没这么赞扬过,而且,他底下写的这个情节就更加让人觉得耐人寻味。
    贾母后来就问起薛姨妈,问什么呢?细问薛宝琴的年庚八字和家内境况。你想想这是什么意思,竟然喜欢她到这个地步。贾母就动了这个心眼了,而且书里面明文地写薛姨妈也是聪明人,懂得贾母的意思,好像就是想问清楚以后许配给宝玉。但是贾母又没有明说,因此,薛姨妈就半吞半吐地告诉贾母,大意就是说薛宝琴已经许了人家了,许给了梅翰林家。贾母一听已经许了人家——在封建社会若女子已经许了人家,在法律上和道德上就都等于已经被定位了,你要破坏的话,去把它拆散的话,既违法又有违道德——就没继续再说了。作者写薛宝琴写到这个程度,几乎就要被贾母认定为可以跟宝玉结婚的人物了。(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