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真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哟!”
    赵铁眼珠子一转,挤兑说,“宋六,不亮一下东西?难不成还得我们自己拿出来?没这规矩的吧?”
    古董这个行当很多怪事,比如说会有人特意把一张破画什么的卷起来,买家打开后就中招,卖家就说东西原来是好的,是买家弄坏了,得赔钱,因为这事情倾家荡产也不在少数,这就是“碰瓷”。
    久而久之,买卖古董的时候,卖家是得自己把物件当面拿出来摆好,以示没动什么手脚。
    赵铁这是借机讽刺宋六不懂规矩。
    “当然!那当然得拿出来给各位老板上手掌眼。”
    宋六扯了扯嘴角,费力挤出一丝笑容,打开盒子把里面一幅裱过的书贴拿出来摊开在一张早就已经准备好的长桌上。
    “各位老板,请吧。”
    宋六退后一步,让出了位置。
    “《兰亭序十三跋》,这应该是赵孟頫的真迹。”
    “是真的?我看这不好说。”
    “嗯,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可惜啊,残本,要不的话值大价钱。”
    “确实啊,残本的话,这价格就低了,我看卖不出什么好价钱,几百万也就到了头。”
    “嗯,不错,这话在理。”
    ……
    宋六一退开,精瘦和憨厚的两个人马上就围了上去,绕着长桌转了几个圈子,马上就开口评说起来。
    江华坐着不动,这两个人绝对就是宋六请来架秧子做局的。
    话里话外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东西是真的,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把价格给定下来——不值钱,但也值得个几百万,这意思就是说不管哪个看上了,没几百万是拿不下来的。
    “几位爷,掌下眼……看看是不是好东西……”
    宋六看到江华几个没有动,心里有一点着急,这样下去可不行。
    “孙教授,您……看看?”
    吴见挪了一下屁股,沙发晃了晃发出吱吱声。
    孙玉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到长桌边,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抓着只放大镜俯下身仔细看起来。
    “江华,我们也去看看是不是真的玩意?”
    赵铁轻轻的拍了拍江华的肩膀,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宋六这局做得太粗了点,江华不可能看不出来,没什么好担心的,就当看个乐子得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是?
    “呵,好,我们也去看看,如果是真的,这玩意还是不常见的。”
    江华点了点头站起来向长桌走去。
    赵孟頫的《兰亭序十三跋》属残本重新装裱后的纸本册页,长宽分别为33.2和24.4厘米。
    据历史记载,1310年赵孟頫奉诏自吴兴也就是华夏的浙江湖州前往大都也就是京城。
    路途中,独孤淳朋前来送别,来的时候身上带着《宋拓定武兰亭序》,同船还有一个叫吴森的人则带有《定武兰亭序》一本。赵孟頫得以日夜赏玩和临写两个版本的《兰亭序》,最后为之作跋,这就是《兰亭帖十三跋》。
    《兰亭帖十三跋》书写精妙,更加重要的它是赵孟頫书法理论的集中体现,在华夏书法理论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江华没有花多少时间就肯定眼前的《兰亭帖十三跋》是真迹。
    江华对《兰亭帖十三跋》非常熟悉,前世的时候它曾经在2006年春在泸市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中展出,作为华夏最出色的修复专家他得以有机会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看看是不是有修复的可能。
    虽然最后因为难度太大被迫放弃,但如果说到对它的了解,江华自认第二的话没有人敢认第一。
    “方少,我很有兴趣,不知道它……你要多少钱?”
    江华抬头一看,说话的正是那个岛国人。
    “多少钱?这玩意再怎么样也得卖几千万,你们哪个出价高我就卖给谁。”
    方忠扬起下巴,看着天花板,鼻孔都冲到天上去了。
    几千万?
    赵铁看了一眼宋六,心里冷笑起来,这事情一定和宋六有关。
    拉纤其实就是做两件事情,一个是说服卖家把东西拿出来卖,另外一个就是说服买家出价买下。
    卖家为什么愿意把东西拿出来卖?很简单,就是东西值钱,而且值大价钱,会把传家宝拿出来卖的人都是缺钱的主,价格不好哪能打动人?
    方忠这样的二世祖一看就知道对古董没有任何研究,《兰亭帖十三跋》能卖多少钱心里肯定没数,几千万的事情肯定是宋六忽悠他的。
    江华也是直摇头。
    赵孟頫作为华夏历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同时也是出色的画家,书画作品都能够卖出高价,在他曾经生活的那个世界里画作《三马图》和楷书《圆通殿志》两幅作品一起曾经拍卖出1.2亿华夏币的高价。
    但是,书画作品的价值除了真假外、作者在书画史的地位等外,还有一个重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