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缘起_26.祓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墨家缘起
    『彭城大侠』公孙不昧名满天下,实为隐匿的墨家巨子,被楚王英扣以“赤眉余孽”之名,将之铲除。侥幸脱逃之墨家弟子所剩无几。
    26.祓禊
    如果在春秋时代,齐欢是标准的美男子。
    首先够高。男人的美称“大丈夫”,就是从身高来的——周制八寸为尺,十尺为丈,成年男子通常身高为七尺,泛称丈夫,如果加个“大”字,就是更接近丈的意思。
    这样算起来,齐欢八尺有余,身形健美,直追春秋的美男子邹忌。
    男人的另一个雄性特征就是美髯。齐欢虬髯威武,漆黑如墨,而浓眉上挑,眼若寒星,可说是有堂堂之气。虽刚毅外露,却温和有礼。
    不和谐处,就是齐欢的光头和文身。因为世人依旧认为这两样不是蛮夷就是刑徒。齐欢刮尽头发,是效仿墨子,据说后来的不少墨者也是如此。而墨者的墨,有人说就是文身的意思,因为墨者多是有文身的,逐渐成了江湖人常有的标志。王莽篡政时,赤眉蜂起,就是许多人将眉毛文成红的,于是便有了赤眉之乱身后有墨家的传说。
    齐欢十四岁成为墨者,从内心敬仰墨子,愿一生仿效墨子的言行苦志,所以在墨家弟子中被戏称为“小墨祖”。齐欢每次听到他们这样叫,觉得惶恐,也有点沾沾自喜。
    但此时的齐欢早已留长了头发,扎了髻,戴了儒士的方巾,盖住了脖子上的文身,还刮净了胡子,拔细了眉毛,背着书箱,夹着伞,在路人眼里像个风尘仆仆的刚刚赶到彭城的读书人。
    彭城是千年的咽喉之地,古称逐鹿,黄帝和蚩尤在此分了高下。尧舜时,寿星彭祖在此诞生,彭城由此得名。周公时,迁殷人于此建立宋国,为国都。前朝立大汉之前,高祖刘邦在附近起事,项羽更在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千年的积淀,让彭城成为楚地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楚王封国的都城。
    齐欢也曾是彭城的闻人,如今改变了面貌,在繁华处蛰伏了三年半。越是繁华就越是容易隐藏。
    齐欢在这条朱雀街上,来回走了十几日。每次扮相都有不同,有时他是个慵懒的乞丐,拖着一条长满蛆虫的伤腿在青石桥头晒太阳;有时是个力夫,推着一辆独轮木车,独自推上拱桥的拱顶;有时是一个货郎,挑着夸张的担子,担子上插着针线、玩具、竹制的器具、糕点……琳琅满目,几乎能遮住挑担的人。
    齐欢摸清了从朱雀门到楚王宫这路上的所有细节。朱雀街与逐鹿街交叉处,是彭城最繁茂的所在,街心两边立起两个相对的石阙,上面雕着郁垒和神荼,如今上面挂满了芦苇编成的绳索,
    上面编着香草兰花,犹如彩带。今天是上巳节——祓禊之日,全城人都会于当日沐浴,然后佩戴兰花,临河泼水。所以今日的彭城格外热闹,根据风俗,全城的未婚女子在今日都可出门,在水边祈福。那青石拱桥边,早就站满了少女,向河里投着兰花。本朝《祓禊赋》有云:“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艳姝,戴翡翠,珥眀珠,曳离袿,立水涯。微风掩壒,纤榖低回,兰苏肹?,感动情魂。”
    齐欢在女性为主的游人中,显得鹤立鸡群。齐欢隐隐感到了不同,行人中时不时会出现四人一组的巡防营里的游甲卫。虽说是节日人多,需要治安人手,但也似乎太多了些。丰德酒家的二楼,临窗坐着的二人,俯看着人流如织的街面;颜玉坊本是卖脂粉的,里面却有个男子不停地闻闻嗅嗅,像是给妻子或情人挑着“节日礼物”;炼烽号是卖陶器和铁器的,有一个人在门口倚着,像是等人……这些人相貌各异,服饰不同,但都穿了软底的麻履。满街都是踢踏之声,因为今日游人多是穿着木屐,这是风俗的一部分,因为到正午,人们就要相互泼水了,木屐最适合踏水洼而行。齐欢认得这批软底麻履,是楚国执金吾配发的便鞋。作为封国,楚国的近卫军是不该叫执金吾的,但楚王英才不管那些规矩。
    四周增加了游甲卫的巡逻,人群坊肆里还潜伏着便衣执金吾!齐欢立在河边,抬眼看见石拱桥上那些姣好的少女,嬉笑地将兰花如飘雪般地投下来,将伞撑开,挡住了花雨,也挡住了众人的视线。
    远处锣声响起,是去郊外桑台祈福祛邪的公祭队伍回来了。
    早上,封国之君楚王英与巫女共祭于桑台。巫女其实是彭城每年选出的“烟花班头”,当红的花魁。“巫”即“舞”,先由巫女在桑台上起舞,后由楚王英用木勺,将泡满香草兰花的“圣水”,从巫女的头上淋下。这湿身之舞,让观者浮想联翩。这个仪式就叫作“祓禊”,祛病驱邪。
    仪式归来的游行队伍里有个搭起的花台,由数十壮汉抬着,巫女高坐台上,身披香草,衣物依旧未干,向两边观者致意,以柳枝点水向两边洒落。路边观者如蒙甘露,欢声如潮。
    花台及游行队伍过后,是一百名步兵,将桥上及路两边的少男少女还有游人暂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