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也好,家里就那么大地方,凭空出现几头□□太突兀,别说拿不出来,就算能拿出来他也没法往外掏。
    郊外的宅子出门就是农田,单纯的种地就很不错,不知道系统出产的小麦产量多高,要是玉米种出来,爹娘会不会以为这是没见过的小树苗?
    然后,小小的他就被一脸震惊的亲爹给从地里拎回去了,“夫人!景哥儿刚才趴地上吃草!”
    小小苏:丧了吧唧.jpg
    爹,您还能再眼瘸点儿吗?
    总之就是,他的种田初体验糟糕透顶。
    因为地里原本的麦苗和杂草没拔干净,他撒下去的种子和原有的麦苗混在一起,神仙来了都分不清。
    深呼吸,不着急,今年不行还有明年,明年不行还有后年,他有的是时间做实验。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他爹怕他闲着没事儿干再跑出去啃草,索性直接把他开蒙读书的时间给提前了。
    两个哥哥已经过了启蒙的阶段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因为他们两个天赋太好,附近已经找不到能教导他们的老师。
    他们爹年过四十还没考中进士,但是范进中个举都疯疯癫癫,他们爹身为多年不中的老举人,教导儿子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哥哥们很有自制力(),不用盯着也能学的很好?()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于是需要盯着的只剩下年方四岁的他。
    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不过没关系,他的天分也不差,大不了拿出上辈子小学初中高中加考研的气势来学习。
    两宋是文人的天下,不管将来长大后要干什么,身上有功名都没坏处。
    守孝期间很多事情都不能做,闭关学习的日子很枯燥,人闲着就要找事干,他爹也不例外,闲着闲着就要给儿子正式取名。
    然后他的两个哥哥就成了苏车把子和苏车轱辘印子、啊不、是苏轼和苏辙。
    他爹苏X,大名苏洵,也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名人就在我身边,小丑竟是我自己!
    吓的小小的他猛干了两碗饭才稳住扑通乱跳的小心脏。
    两个哥哥成功改名,小小的他还是叫苏景殊,兴许是车上找不到其他合适的字,也可能依旧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就是他娘程夫人知道后不太高兴,当晚就关起门来把他爹臭骂了一顿,要不是他自己说不用改名,这会儿可能就要叫苏轲苏辂苏轺苏轸苏车轮了。
    亲爹自己科举不顺,两个哥哥的科举之路却是难得的顺遂,要是礼部试也能顺顺利利,俩人在功名上就能压他们爹一头。
    如果史书没出错,哥哥们的确能在功名上压老爹一头。
    家有神童的确让人羡慕,家有三个神童……当爹的发愁啊。
    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年又一年。
    田园耕读很能陶冶情操,苏景殊感觉咸鱼如他都快被熏陶出了读书人的高雅情操。
    老爹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在家窝了七八年早就心痒难耐,九月份两个哥哥解试放榜,月底他就带上两个儿子启程进京赶考。
    美名曰:带儿子感受各地风土人情。
    只能说,他二哥苏轼后半辈子仕途不顺还能那么会吃会玩,他们家老爹功不可没。
    苏景殊从只会吐泡泡的奶娃娃长成琼枝玉树少年郎,十几年下来对亲爹亲哥的滤镜碎的差不多、咳、也没碎那么多,总之就是,他爹他哥在他眼里都从神坛上走下来了。
    因为这样那样原因,他们家这次要举家搬迁进京。
    爹带着两个哥哥先走一步,三个人没一个关心家里的产业要如何安置,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娘亲最可靠。
    等他娘处理好家产,他和姐姐嫂嫂又在家修整了几日,这才收拾行囊准备上路。
    他爹他哥怎么走的他不知道,反正他和家中女眷乘着驴车走的非常快乐。
    车队从眉州出发,沿途欣赏山光水色,走了两个多月终于见到汴京的城门。
    可喜可贺,喜大普奔,“想念高铁”四个字他已经说累了。
    小小苏在眉州生活了十几年,大宋怂归怂,百姓的日子却还算安稳。
    后世关于两宋的槽点数不胜数,但是有一点不能否认,那就是:有钱。
    他们这一路走的很安稳,路上没有撞见过山贼野匪,遇到押送财物的镖局时镖师还会顺便看护他们一程。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第一次出远门的少年郎站在城门外,看着活过来的东京汴梁城心情激荡,好一会儿才回到暂歇的茶摊。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他娘程夫人已经和隔壁桌的客人唠起了家常。
    隔壁桌是母子三人,形容憔悴的妇人带着两个面黄肌瘦孩子,一眼便能看出家境不太好。
    苏八娘看到弟弟回来,附到他耳边用气音说道,“这位秦娘子是均州人,她的丈夫三年前进京赶考,不料一去三年音讯全无。均州那边连年灾荒,她的公婆相继去世,家中生活困难,万般无奈只好带上一双儿女进京寻夫,也是个可怜人。”
    苏景殊歪歪脑袋,感觉这个剧情有点耳熟。
    旁边,心地善良的程夫人已经开始邀请可怜的母子三人进京同住,“秦娘子,我们也是初次进京,家中女眷多,住在一起也好有个照应。你若放心,可将孩子们交由我们看顾,也好出去寻你夫君。”
    妇人眸中含泪,“香莲谢过夫人。”
    苏景殊:!!!
    就说这个剧情有点耳熟!
    秦娘子,香莲,秦香莲啊!
    救命!
    他穿的不是正经北宋吗?
    怎么忽然变成了包青天?!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