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3 章 223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们这些听从了赞普号令聚集于此的人,完成了对唐军的中道拦截。
    此刻胜果在前,又怎能不觉得自己是为吐蕃立下了汗马功劳。
    甚至已有人高呼道:“赞普,我们要不要将唐军留在外头的那块巨石给搬回来?”
    倘若芒松芒赞曾经出任过将领的话就应该知道,这绝不是个适合他放任士卒行事的好时候,还是该当继续严防死守,可当他听到士卒提及那城外的巨石之上似乎还有文字的时候,他不由生出了几分好奇,开口回道:“让几个士卒出去探探路,若是没什么危险的话,将其拉回来。”
    无论唐军到底在卖什么关子,他自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
    若是连一块放在外头的巨石都要让他投鼠忌器不敢擅动,他还有什么资格成为吐蕃的实权掌舵者。
    这些被派遣出去的士卒大多是被驱策的底层奴隶,就算真被唐军在石上放了什么带有巫毒、疾病的东西,也能先试探个明白。
    他们先显然“没有辜负”芒松芒赞对他们的希望,在城外花费了数日组建了各种器械运车,成功将这石块抬了起来,而后安全地运送到了城中
    ()。
    在此期间,唐军仿佛当真已经不打算继续进攻唐古拉山口,直接后退扎营到了悉诺罗驿,全无一点重新动兵来袭的架势。
    不知道为何,起先因为唐军的退兵,芒松芒赞还有些振奋,现在却觉得有种说不出的不安。
    还是眼前的动静重新拉回了他的思绪。
    “慢一点慢一点,不要撞到守关的大门……”
    “对对对,就放在这里先停下来。”
    “这上面都写了些什么字啊……”
    “得让识字的来看看。”
    藏文的传播还是为了吐蕃的君王诏令能够传遍四如军区,并未普及到这些奴隶之中,更何况这块巨石之上,还写有汉文,就让它变成了一块对这些奴隶来说写有天书的东西。
    本着危险要先保留在外头的原则,饶是芒松芒赞好奇于那上头写着的东西,也没让识字的人先出去探查个究竟。
    现在证明了这块石头并未被唐军设作疾病的传染源头,倒是可以不必如此小心了。
    反正就算上头写了点什么谶纬之说,既然是唐军摆放在他面前的,他总有办法将其驳斥下去,说不定还能当作是营中的笑料。
    能写点什么呢,也无外乎就是……
    芒松芒赞的笑容,在看到这块巨石之上的文字瞬间,凝固在了嘴角。
    对于藏原之上的贵族来说,学习汉文乃是对他们来说最为基本的一项课程,因为他们需要从中原的文化中汲取到让族群壮大的经验。
    所以就算没有那个贴心的翻译,芒松芒赞也完全能够看得明白那上面到底写了一些什么东西。
    这是一封……檄文!
    是大唐铭刻在巨石之上的讨贼檄文!
    若这只是一封随意送来的战书也就算了,偏偏这还是一“封”被他亲自搬运到面前来的石刻。
    这封檄文说来也并不算太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已足够芒松芒赞将其看出个究竟,也让他当即气血上涌地惊呼出声:“将它砸了,把它给我砸了!”
    但这话说得恐怕已经有些晚了。
    在巨石被确认了安全性搬运进关内的时候,自有好事的士卒抢先于芒松芒赞一步就已开始看起了那石头上的文字,也将这其中的话全给看了个清楚。
    那先前还为噶尔家族有些惋惜的将军就在看清那石上文字的刹那,惊得直接往后退了一步。
    只见那篇檄文的开头,便是洋洋洒洒的数句驳斥吐蕃赞普出身之言。
    说悉勃野家族彼时位居十二小邦之一雅隆部落内,乃是“妄尊天神六主,地实寒微”,根本不是有一个半神半人的祖先。
    从天赤七王到上丁二王时期,所谓的斩断了夜晚归于神灵王庭的道路说法,从天葬改为火葬,也不过是因为彼时的部落子民已经逐渐发现了他们生老病死的秘密。
    随后侥幸因气温和暖,农耕有作,才能逐渐吞并周围的其他小邦,成为这一带的主宰者。
    可先有象雄接邻有
    赠,吐蕃便出兵夺取了象雄之地,后有吐谷浑与之交好,便出兵图谋,实可谓是欲壑难填,虺蜴为心。
    大唐不以吐蕃陈兵松州挑衅为叛逆,将文成公主下嫁,却非但未能令两国和睦互通,反令吐蕃觊觎之心不减。
    到了芒松芒赞在位,则自明面上为权臣把控朝纲,实则令对方为己先驱攻伐邻国,图谋陇右。
    一旦战不能胜,则以铲除奸邪之名变更风云。
    难怪吐蕃今日外无重臣可托,内无宗亲结盟。只有赞普亲征,据守险关而已。
    也正因为如此,大唐必欲讨伐吐蕃,令其间百姓不再以奴隶自居,可为一州之子民。
    值此要务当头,大唐公主未敢懈怠。统御兵马、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