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为了吃饱,宋朝农业器具,及农业技术体系都发展成熟,元朝农业也只是在宋基础上进行完善微调,如积肥法】
笔速如刀的刘启:啊?宋就讲完了?
这位讲述学子你不行啊,你得向我刘氏后人学习,把细节掰碎了讲,重复讲,重点讲,你讲三日朕绝不嫌吵。
天下山川地势不同,南北气候亦有不同,在他认为后人讲农业,其重量当超过‘龙凤猪’篇章才是,没想到竟是囫囵吞枣,匆匆下肚的敷衍。
但他左右不了后人想法,天幕讲述仍在继续,刘启来不及失望,只能提笔继续记知识点。
【宋地力更新法传到元时,主流的积粪加工法有三类:
沤粪法:家里地上的土、灶里燃烧后的灰、无用的糠秕、树下的落叶等等,全都集中在坑里,合以粪汁自然腐熟数十日,粪成。
火粪法:在田地里挖坑,把积腐败叶、稻草等茎植放入,点火煨烤土地,既能增加有效养分,又能在冬日暖土使苗易长。
发酵法:主要用于饼肥制造,宋盛行植物油,榨油同时会剩余许多残渣,这些残渣被施入土中,或是用来追肥都是上好肥料。
....
到清朝时,杨屾在‘知本提纲’中总结出酿造粪壤十法,即人粪、牲畜粪、火粪(草木灰、熏土、炕土、墙土等)、泥粪(河塘淤泥)、骨蛤灰粪、苗粪(人工绿肥)、渣粪(饼粪)、黑豆粪、皮毛粪十粪。
总之在农人眼中,没有废弃物,所有无用之物,都能转为有用物滋养庄稼】
南宋
陈旉(农学家)边听边点头,他历经南渡战乱,深知农业乃天下根基,天下稳定后不愿做官,反而立志要精通‘樊迟之学’(农圃之事),写就一本农书教会世人耕种。
在他看来农耕过程中,地力保新对农耕非常重要,地力不肥粮食不丰。
经过几年摸索,火粪法、发酵法均记在他正写的‘农书’中,但...他眯起眼,细想清朝粪壤十法...他要亲试十法,再看能否改进。
农家用肥最好如神迹所言:把无用之物转为有用之物,皮毛粪太过奢侈,不符合农家所用。
【元农业发展性不多,但元朝在乡下用‘农桑之制一十四条’,推广村社组织,规定其行为规范,这是历朝中头一回】
天幕贴出一十四条,不少读书人连忙拉住家中娃,指着空中墨字教其认字。
立社:各村五十家为一社,选通晓农事的老者为社长。
不及五十家者与近村合为一社,地广人稀无法相合的,各自为社。
劝诫:不种田、不孝父母不敬兄长及凶恶者,当劝解诫让其悔过,不悔者罚为本社夫役。
互助:社中有疾病凶丧之家,社员要合力帮助,如果一社遭灾比较多,附近两社帮助。
…
忽必烈看着天幕上熟悉的十四条,心中升起了几许信心,或许他能好好治理汉
民?
可惜信心还未升空,又被天幕一巴掌拍了下来:
【这类村社组织直到现代都还存在,比如:人民公社、周家庄合作公社等等;
可惜元朝村社没有扩大到全国,原因有二:
一:元的政策执行力度不咋地,对全国特别是江南管控力不强。
二:元朝豪夺民产非常常见,元贵族驱赶百姓占地放牧,江南豪家享封君之实,无印节而有官府之权,双方都是恣纵妄为,靡所不至的做派。
正因受到的欺压太多,所以村社组织一旦落实就扎根发展】
房进摇头轻叹:【没办法,如果说宋是个别地区变成农奴制,那么元就是把农奴制扩大,底层人不团结就无法活下去】
刘彻站了半晌觉得有些累脚,让人摆上后世高脚椅,全身重量靠在椅背上,扭了扭身体舒服地喟叹一声:“后人椅子不错。”
至于某些酸博士说此物不符合礼制的话?
呵呵,他是大汉天子,他说的话就是大汉礼制!
听到元朝农人惨境,刘彻双眸微眯:汉有豪强无爵,却有封君之贵,元有豪家享官府之权,世间朝代无论怎么更迭,其本质就没变过,他敢断言大明灭亡,除天灾外亦是老三样:土地、人口、钱。
刘彻听出后人语中的悲愤怜悯,一时竟有些发怔:后世有这些为生民立命的学子,总会回到大汉巅峰。
只是...他半垂眼皮,遮住眸中的无可奈何:后人再怜底层也无用,人天生分三六九等,社会需要底层做基石,否则怎么对比出权贵地位?
他揉了揉额角,历朝天子能做的只有打压巨贾侯爵,给不得志的底层学子开条通道,保持朝堂平衡,让大多数人吃上饱饭已是圣君。
若房进知晓他的想法,定会呛声:人人生而平等,没有谁当基石,你们自己分三六九等别拉上他们,他们是块砖,国家那里需要就往那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