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结感言(13000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写2000字,可能都要花费5个小时。
    再加上构思,一天绞尽脑汁10-12个小时,可能也就3000字。
    而这3000字,还不一定能够满足质量。
    在确认我的写作能力,连基本的及格线都达不到的时候,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要屯稿!
    我制定的计划是,先屯十万字再发文,这样等我发文的时候,也许我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磨砺,刚好可以接住正式开书后的更新节奏。
    一切如我所愿,屯稿48章左右的时候,我计算了一下上架的时间,刚好预留20万字的免费期。
    那么,是骡子是马,是时候该由市场检验一下了。
    2021年1月9日。
    这不是我创作的第一天,但这是我拥有「作者」这个身份,无比重要的第一天。
    也只有这一天,因为试水,我只发了一个章节。
    但这一天,我也许永远都会记得。
    能够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书封
    (没错!虽然好像有人吐槽过书封很丑,不过作为处女作,封面是我自己做的,仪式感必须拉满!)
    亲手设计的简介
    (最开始的简介满满的文青味,不忍直视,后来及时更换,读者流入的速度方才变快。)
    以及最最重要的正文
    (第一章其实已经多次修改,最原初的版本,对话比现在还要尴尬,我自己都能抠出四室一厅)
    当看到这些,真的出现在平台上,真的能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去阅读的时候,兴奋感之外,全部都是忐忑。
    ——我所有的计划,都是基于顺利的情况。
    什么叫做顺利?
    答:签约。
    第一本书,我没想着狮子大开口,直接达到什么样的成绩或者高度。
    我只想着,我要行动起来,我要通过实践去尝试,我能不能走这一条道路,能不能以自己热爱的事物,谋取一定的收益。
    第一本书,我的要求是,温饱。
    为爱发电不可取,也千万不能无脑地以自己为中心创作。
    只有把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次融入个人的色彩或者特色,才能赋予写作这件事,更强烈、更深远的意义,以及坚持的动力。
    第一本书,只要能满足我基本的生存需求,其他的,权当是练笔。
    写100万字,是100万字的经验。
    写200万字,是200万字的经验。
    只有不断阅读(输入),不断下笔(输出),不断复盘(反思),才能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这些,是我开书前,对于自己的一个明确认知。
    我希望,除非是生病,或者其他不可抗力因素,不然,我最好连断更都不要出现。
    (我做到了!叉腰!)
    我希望,第一本书的故事可以不出彩,但在作品的完成度上,尽可能完整,如果能涵盖初期、中期、后期、大后期每个阶段的剧情,让我充分了解不同阶段身为作者需要面临的考验,那么汲取这些经验,对我来说一定至关重要。
    (应该、大概、也许,我也做到了!)
    怀着期待,带着忐忑,我踏上了属于我的成长之路。
    ————————————
    ●【忐忑不安的前期】
    手头有着十万存稿,这种感觉,就好像握着一大笔钞票。
    我当然渴望快一点分享我的故事,告诉读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但我反反复复提醒自己,这是为了确保更新稳定才攒下来的稿子,忍住,忍住,一定要忍住。
    然后吧,写作的初期,大概可以用“痛苦并快乐”形容我自己。
    发文后,陆陆续续有小可爱涌入,我一天最起码打开APP五十次,去看书评,去看推荐票,去看各种数据。
    这个阶段什么都是新鲜的。
    读者的正向评价,哪怕只是寥寥几个字,也能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和成就感。
    但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快,负面评价自然而然出现了。
    在那个阶段,我太过于懵懂,还会想着争辩,想去用自己的语言,为自己的故事辩解一二。
    (现在,只有极少数情况,我才会回复类似的评价。)
    (一个是因为,我满足不了所有的读者,只要抓住能抓住的,那就够了,其他的强求不来。)
    (另一个,写得越多,越知道自己的不足,有些东西也许是伏笔,是我能够考虑到的,只是还没有揭露;)
    (还有些,确实存在瑕疵或者硬伤,逻辑上都无法自洽,我的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度过辩解阶段后,我理想中的境界,就是通过正文的内容,去让读者寻找线索,去让读者找寻答案。)
    (如果不行,绝大多数的情况,不是读者的问题,而是我的写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