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
    ※※※※※※※※※※※※※※※※※※※※
    -----------照例,历史观不合请点x-------------
    1、普通人对清代的认识奇奇怪怪,大多来自于民国排满思潮之下的各路野史,什么公主驸马被嬷嬷控制不能见面啦、什么乾隆和傅恒他老婆有一腿、福康安是私生子啦。又或者乾隆是陈家子,康熙和姑姑有一腿之类的。董鄂妃是冒辟疆小妾巴拉巴拉。
    我小时候这玩意没少看。
    2、这个问题导致的结果就是,诸如如果不当皇帝,就都是当奴才……想多了。以清代亲王的待遇,要还是奴才,我看历代藩王都跑不了,大约只有明代藩王能逃过一劫。宗室被限制是理所当然的,历朝都这样,做的最绝的大概是曹丕。
    所以男主必须做皇帝,不是说他不当皇帝会死,或者必须给哪个皇帝做奴才。而是他不当皇帝,他没法对这个国家贯彻自己的想法。
    3、包衣就是这个意思,满语是“家人”“家里的”含义更接近于南北朝的部曲家将。我见过最可笑的,通过攻击曹家是包衣出身,说红楼梦是一本奴才书……能怎么办呢,我们毕竟不能和傻子较劲。然后让他用娴熟的蠢货套路将大家带进沟里。
    所以要说清代有奴隶,记得说包衣管领下人,辛者库人,这帮人才是干活的,承担了大部分劳作。但是这些人如果是犯罪,也可以开释。说真的,比良贱之分的贱民还幸运一点。贱民和奴隶在法律意义上的废除都是雍乾时代的事情。
    4、包衣秀女入宫,在顺治康熙年间,不让包衣旗世家的女孩子伺候身份不如她的人,这是不成文惯例。等到雍正的时候,就被老四明文规定了。所以不存在“某某包衣女孩子出身不错,入宫不安于室”,
    雍正七年规定:“凡挑选使令女子,在皇后、妃、嫔、贵人宫内者,官员世家之女尚可挑入。如遇贵人以下挑选女子,不可挑入官员世家之女,若系柏唐阿、校尉、护军及披甲闲散人等之女,均可挑入。”
    雍正那时候因为明文规定,所以这种出身好、本人素质出色的包衣秀女基本要么分配给皇后、皇太后,公主,或者出身好的妃嫔。其他的直接指婚给王公或者撂牌子。等到乾隆朝,包衣旗官员的女儿都撂牌子或者指婚,参选只是走个形式。
    而同样的,也不存在汉官称臣,八旗官员自称奴才。在乾隆之前,这玩意非常混乱,你怎么自称都可以,没人较真。等到乾隆之后,这位规定帝才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规定……男主所处这个时代,真心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讲究。
    5、顺治,其实最初的构思是想写顺治的。这人太好玩了,他是个极端激进的汉化主义者,穿着明代龙袍带着翼善冠招摇过市。在宫里听归庄的万古愁。他最崇拜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在位的时候大量提拔汉官。
    但是他太激进,所以后来他一死,基本上人亡政息。孝庄和四辅臣是满蒙保守主义,大开历史倒车,顺治时代严令停止的一些政策,又被翻腾出来。
    等于说,康熙初年等等情况是康熙亲政之后一点点掰回来的,而男主要做的不仅是继续掰回来,他得把某个严密的体系撬出一条口子。这个严密体系也不是八旗,这是基本盘,如果雍正没有这个基本盘,他的铁腕也没法施展。
    这当中的闪转腾挪才有意思。
    否则没用,更谈不上强国。因为我们现在熟知的科技,是经过百余年的积累之后,一战、二战期间涌现,不是说有了蒸汽机就万事大吉。
    想的太简单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