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兄和弟会成三契,阳与阴合应五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顶点小说(dingdian666.com)更新快,无弹窗!

    傅玄星等人带着一群昏迷的修士回来。
    只见衡华闭目站在船头,周潇和啸鱼小心守在一侧,不敢打扰。
    傅玄星:“他……他这是干什么?”
    “顿悟。”
    周潇看着伏衡华,转问伏向风:“这位小友的天赋也是慧心?”
    伏向风垂眉低头,淡淡道:“慧心在我家是难得的天赋。我家这一代,只有一人觉醒。”
    所以,并不是?
    但周潇看眼前少年悟性奇高,怎么都觉得,这应该就是传闻中的“天通慧心”了。在他们这些世外仙门,那可是最适合当传功长老的人。
    过了一会儿,衡华睁开眼,对傅玄星行礼:“多谢。”说完,他转身往屋内走。
    “你要演法,用这个吧。”周潇扔给他一只巴掌大小的金偶人。
    衡华再度道谢,匆匆回屋。
    傅玄星:“喂——你这就走了?这些人怎么办啊?”
    啸鱼走过来:“先把这些人锁起来,等少爷演法完毕再来处置。”
    “不能再拿几个金箍吗?那玩意挺好用的。”
    啸鱼嗔怪道:“少爷的紧箍儿总共就那么三个。这些人还不值得使用。”
    许文玉听到只有三个,神色顿时一暗。
    这份苦楚,岂非只有自己品尝了?
    ……
    衡华回屋,玉蟹吧嗒吧嗒跟回来。
    心猿遁入金偶人,配合衡华共同参演《造化会元功》。
    以师徒五人配对五行,金木土最明显。西游记常以金公、木母代表孙悟空和猪八戒。而在文中,沙僧有“黄婆”之称。
    黄婆,脾府之神,土也。
    至于意马敖烈以及唐僧江流儿,则难以判定。
    烈,火也。意马,地支是午,亦为火。
    江流,顾名思义,水也。
    如果从表面看,唐僧为水,意马为火,分属应当。
    但敖烈为龙,兴水。唐僧乃南瞻部洲人士,当为火。而且这样一来,顺应师徒五人间的生克关系。
    火克金,即唐僧针对孙悟空。
    金克木,即孙悟空克猪八戒。
    土克水,沙僧牵意马。
    因此,唐僧和小白龙不论怎么排水火,衡华都能合理套入修行,编撰第四重心法。
    但这两套法诀编出来后,都不算正经的天书层次,只屈居于地典仙诀之列。
    显然,这不该是《造化会元功》的正统修行。
    直到刚才看到傅玄星,衡华灵光一闪,才恍然醒悟。
    干嘛非要研究师徒五人的五行?
    五行之中相生相克,如何定师徒之名?再者,师兄弟三人,师徒一行四人,为何非要把意马添加进来凑齐五行?
    “我原本想着,以师徒四人加上意马凑齐五行之数。以五行山为阵法,五灵各自占一位,达成五行阴阳循环。却忘了太极阴阳生五行,乃循序渐进的过程。”
    于是,衡华抛开五行之理,以自己的理解重新定义,筑基三重心法的修炼。
    唐僧为“太极”。太极生阴阳五行,乃道之根。
    三弟子分为三者,却暗合五行。
    没错,师兄弟三人便可自凑五行。
    除沙僧之外,金公、木母各自再领一道,以备坎离龙虎的金丹调和。
    正谓书中三十一回道:“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金生水,为坎。木生火,为离。
    金公木母调和坎离,何须再用圣僧、意马相配?
    一念动,心猿主动推演《造化会元功》的第二层。
    巍巍五行山下,心猿收摄躁念。
    圣僧西来,以一道太极之理化开五行山,摄心猿为法力,练精气神之妙。
    看着功法演化,衡华频频点头。
    “这就对了。我原本推演的第二重心法,虽然释放了心猿,但五行山并未破去。这座山遗留在泥丸宫,充作五行大阵的根基。看似为后面铸丹作铺垫,实则臃肿笨拙,不复天书之妙。”
    现在,凭借一道太极之理破去五行山。心猿脱困作金公,更显灵动。
    紧接着,金偶人的法力升腾为火焰。
    三昧火显,第三重,意马也。
    这一境,借心猿意马之乱念,加速三昧火的培养。整个过程是先练火,再兴水,乃水火相济之理。
    随着功法推演,金偶人周边的火气开始一点点柔和下来。
    “唐僧为师,乃太极根。白龙马作桥,以水火参阴阳。太极借阴阳之桥,自生五行。”
    金偶人推演第四重。
    意马化龙,水火两分。
    金公融合水精,以五行相生之理,金生水,水生木,催生木母。
    有道: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仁总发挥。一主一宾无间隔,三交三合有玄微。
    木母一成,取火精之势,与金公共掌四行,成就阴阳坎离之相。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